要闻播报

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改革系列报道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发挥龙头作用 不负使命重托

时间:2023-12-15浏览:520

编者按:气象科研院所是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象高质量发展中举足轻重。2022 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启动新一轮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改革,局党组制定印发《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改革发展工作方案》,对“1+8+N”(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8 个专业气象科研院所、相关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改革任务进行部署,特别明确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气象科技创新领域的龙头作用、实现六大类科技创新资源一体化配置、树立以业务为导向的科技“三评”新导向等路线举措。中国气象报特别策划推出系列报道,将从今日起集中展现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改革中取得的阶段性进展与成果,敬请关注。

“打造气科院一个‘龙头’”“突出气科院在气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龙头地位”“形成全国专业院所的‘龙头’力量”……自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改革发展工作启动伊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就已然使命在肩。

一年来,“聚力”“倍增”“融合”,成为气科院践行科研院所改革的关键词。

聚力——

谋求转型发展,凝聚“龙头力量”

“如何推动落实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对气科院提出的任务要求?”“实物工作量如何体现?”“对业务直接支撑作用如何更好发挥?”10月13日,气科院工作研讨会召开,院士专家、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等50余人,为气科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改革破局、加快发展建言献策。

事实上,对于改革新路径的探索,气科院早已起步。近年来,在新型举国体制的政策激励下,气科院不断推动以体制机制改革驱动创新发展,探索建立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评审机制、以业务转化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以“实物工作量”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今年,气科院启动使命导向改革,逐步构建矩阵化科研组织机制,推进灾害天气机理与精准预报、气候变化与极端事件影响应对、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观测和研究等三项重点使命任务,推行代表作制度,破除“四唯”。

体制机制改革“动能”集聚,科技攻关“势能”提升。2023年,气科院获批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3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1项,3人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或项目支持;极端暴雨、极端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形成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全球/区域化学—天气数值预报模式中大气成分与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进一步完善,“大气气溶胶光学组分定量遥感及其环境气候效应研究”入选“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从全球视角综合评估碳中和情景约束下太阳能和风能潜力变化,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倍增——

探索建立“四个统一”机制,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新时代、新浪潮,新的学科交叉带来了新的科技创新增长点。

牵头构建“四个统一”机制,即统一的学科与研发布局、统一的项目与任务分工、统一的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规划、统一的目标考核与激励举措;牵头编制气象科研项目谱系资源配置规划,构建创新链与业务链深度融合的研发任务储备机制;牵头编制专业气象科研院所主要负责人年度工作考核办法……今年以来,以气科院为“1”,带动院属各分院的“3”,联合各专业所的“8”,充分践行科技创新倍增计划。

一年来,气科院各分院发展势头强劲。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气科院南京分院)建立了以谈哲敏院士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室二站三基地”创新平台基础架构,与高校、企业合作实现科技资源在创新平台上的聚集;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与高原及周边省级气象部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三峡集团等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与山东省气象局、中国海洋大学等联合组建了观测与机理、监测预报、气象导航研究团队。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模式团队首席李昕入选中国气象局青年气象英才,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创新研究院作为体制机制的创新平台,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在气科院指导下,研究院在科研上有力量;在江苏省气象局支持下,研究院在业务上有舞台,需求牵引下的研发模式为科研人员带来了动力。同时,研究院以各种形式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这样的环境推动着科研人员快速成长。”李昕认为。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贾童,去年9月入职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海洋院一直致力于建立国际一流的海洋气象科技创新平台,这为我个人的科研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也会不断成长和进步,与其他同事一起,共同探索海洋气象领域的未来。”贾童信心满满。

融合——

打通科研业务转化链条,发挥防灾减灾支撑作用

7月28日16时,在台风“杜苏芮”登陆福建的6个小时后,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继松关于京津冀地区强降雨的判断在国家气象中心联合会商室掷地有声。“大家要万分小心,提高警惕。‘96·8’与其没法比。”

强降水预报是业务难点。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模式检验评估团队负责人陈昊明心里一直有这样一根弦——“要从业务难点着手,才能有效推动科研成果在业务中的应用。”通过与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等业务单位紧密合作,他们研发了针对小时尺度降水特征的精细化评估指标并形成行业标准一项,与国家气象中心合作完成的“贯穿全流程的业务检验评估技术及系统”获气象科技成果评价“优秀”等级;首次将小时降水特征的评估指标应用于中国气象局区域模式评估业务中,区域模式检验评估系统应用于国家级业务平台,并在华北、华东区域数值预报中心实现业务应用。

瞄准灾害天气“预报精准”,气科院落实重组“灾害天气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任务,集气象部门及全国灾害天气方向优势研究力量,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推动气象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公众气象、资源气象和安全气象服务国家新发展道路的科技实力,做出代表国家水平的科学与技术支撑。

推进新技术融合应用,支撑“气象+”赋能行动。不久前,由气科院南京分院助理研究员李扬和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研究所研究员梁钊明、湖南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游枭雄组成的参赛团,在首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的大气科学赛道获得三等奖。“团队成员背景的多元化和及时高效的沟通交流对于气象+AI的交叉应用至关重要。”李扬说。目前,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研究所团队组织研发基于多源资料的模式降水深度学习订正方法,预报误差降低10%以上。

在气象+保险领域,也有新的探索。成立气象风险与保险联合开放实验室,积极推进气象与保险融合发展,打造气象风险管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平台。围绕台风巨灾造成结构(房屋与基础设施)破坏与大宗农作物损失,构建了保险补偿机制。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气科院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推进形成学科布局合理、研发方向明确、创新活力迸发、统筹协同高效、引领业务发展、高端人才涌现的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