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日前印发《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专项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部署我国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明确,到2023年,我国将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业务技术体系,初步实现对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计划在龙卷风高发地区开展临近预警试验业务,实现龙卷风潜势预报;到2025年,建成较为完备的中国龙卷风数据库,建成国、省、市、县高效联动扁平化的龙卷风预报预警业务流程,有效提升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我国每年平均约发生85个龙卷风,主要发生在东部平原地区,以春、夏季多发,午后到傍晚最为多见。截至7月28日,我国今年已发生35个龙卷风。作为一种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龙卷风持续时间短,发生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这些特点导致对龙卷风的有效监测和准确预报预警难度较大。
根据《方案》,中国气象局将坚持边试验、边应用原则,组织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等龙卷风高发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业务,逐步提升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围绕有效监测,气象部门将在龙卷风多发地区建设时空分辨率更高的雷达观测网,并升级地面观测站,完善多种观测设备的龙卷风实时监测和自动识别技术;面向公众采集龙卷风发生时间、地点和灾情等文字及影像信息,弥补监测不足。围绕准确预报预警,气象部门将开展龙卷风临近预警试验业务和短时潜势预报,提高数值模式支撑能力,推动对流可分辨快速更新的高分辨率区域数值模式发展;建立扁平高效龙卷风预警业务流程,构建高效协同的预报预警平台,建立龙卷风省际、市际、县际联防联控机制,确保预报预警发布及时准确、协同高效。
气象部门将统筹部门内外资源、整合优势科研力量,加强龙卷风发生发展机理、致灾因子等科学研究,推进中国龙卷风数据库并建立年鉴业务,为重大典型强对流天气科研和复盘总结等提供支撑;加强龙卷风预报预警业务技术培训交流,持续完善龙卷风标准规范及灾情调查制度。
据悉,从2017年起,中国气象局组织国家气象中心及龙卷风高发省份开展龙卷风监测预警业务试验,已建立龙卷风历史个例库,制定龙卷风等级标准,发展龙卷风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方法,相关业务技术规范及灾情调查制度已初步形成。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