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播报

92.8分,2021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创新高

时间:2022-01-14浏览:1267

  1月12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公众气象服务评价工作研讨会上了解到,2021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92.8分,较2020年(92.7)提高0.1分,再创新高。据评估,2021年气象信息为公众挽回因灾(气象灾害)损失5300多亿元。

  根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公众对气象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且需求愈加多元化,日常出行、健康和户外休闲运动需求居前三名。“随时了解”和“按需查看”天气的比例持续上升,成为新的趋势。不过“早晚”仍是看天气最常见的时段,61.8%的调查对象每天至少查看1次天气预报。

  城市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连续两年超过农村,公众对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实用性和便捷性的评价较去年有所提高。城市公众在日常出行、户外休闲运动和长途旅行等方面的需求均较农村公众高10%以上;农村公众在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方面的需求较城市公众高13.2%和5.0%。

  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七成调查对象通过手机App获取气象信息,手机自带的天气软件是最常见的选择,其次是短信、微信、微博。其中,城市调查对象使用手机App、网站的比例分别较农村高6.1%和3.1%,而农村调查对象使用短信、微信、微博、抖音,电视节目的比例分别较城市高4.3%、1.5%和2.4%。

2011-2021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程度等级分布图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朱小祥表示,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强化新媒体气象服务,树立“随时服务”和“按需服务理念,大力发展高频次滚动更新的精细化气象服务,进一步优化公众气象服务供给。

  在参与调查的公众中,超过六成认为,在过去一年中,气象服务为个人或家庭避免或减少了一定经济损失。根据评估,2021年气象信息为公众挽回因灾(气象灾害)损失5300多亿元,在城市约350元/人,在农村约548元/人。

  此外,对气象服务需求大的群体,相应地对气象预警信号了解的比例高达70.4%,人均减损超过600元,满意度高达95分;对气象服务需求不大的群体,对预警信号了解的比例仅37.0%,人均减损不足200元,满意度为87.3分。

  “这表明科学理解、利用气象服务信息开展趋利避害是提高满意度的基础。”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志华说,下一步要继续强化气象服务的科普解读,让百姓“听得懂,用得着”。

  此次调查由中国气象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443名公众参与其中。

  (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报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