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热浪正肆虐北半球。8月22日6时,中央气象台连续第11天发布我国高温最高级别预警——高温红色预警。不仅是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等地均出现超40℃高温热浪,多地突破历史极值,人体健康、电力供应、农业生产、水资源等受到威胁。
热浪为何来势汹汹?极端天气未来会成为常态吗?受访气象专家表示,今年极端天气的程度之强、频次之高十分罕见。除短期的直接气象因素之外,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这与长期的气候变化关系密切。气候变化再一次给全世界敲响警钟。
北半球普遍遭遇高温热浪,多国气温破历史纪录
环球同此凉热——此刻,整个北半球的人们感受尤为真切。
“我国经历了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截至8月21日,今夏我国高温事件在持续时间(70天)、40℃以上高温区覆盖范围(150万平方公里)、单站最高气温强度(45℃)和国家气象站破或平历史极值站数(330站)均创下新纪录。
放眼全球,气温图上象征35℃以上高温天气的深红色和橙色,广泛分布在欧洲、北非、北美、东亚等地。在短短1个月内,欧洲经历了两轮热浪侵袭。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当前正席卷欧洲的热浪还将持续,高温等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将至少持续至21世纪60年代。
江河水位降低、森林草原火灾风险增高、农作物干旱、电力和水资源供应紧张……热浪带来的不仅是体感热,还有一系列次生灾害。
异常高温外加降雨明显少于往年,欧洲多地旱情严重。“从西班牙干涸开裂的水库,到多瑙河、莱茵河、波河等主要河流水位下降,一场史无前例的旱灾正席卷近半个欧洲。”美联社报道称,欧洲大陆多数地区近两个月没有出现明显降水,有专家称这是“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高温干旱导致河流水位严重下降,河床裸露,航船难行。莱茵河是欧洲重要的内陆航道,流经德国、法国、荷兰、瑞士等国,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德国联邦和地方的航道与航运管理机构近期多次预警,莱茵河下游沿岸不少城市附近的航道水位都已刷新历史最低纪录,导致航运量大幅减少,船舶实际负载量不足正常情况的一半。
长期高温叠加旷日持久的干旱,森林火灾威胁陡增。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法国今年累计已有5万多公顷森林被大火烧毁,是近十年来平均水平的3倍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发生较大规模山林火灾。
在意大利波河地区,严重干旱导致稻田干涸缺水。当地农民估算,今年的水稻收成可能会“腰斩”。德国农民协会近日警告说,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要警惕作物歉收和价格上涨的情况出现。如果不能尽快持续降雨,收成可能会减少30%或40%。
极端高温对人体健康同样构成威胁。“热会致病,热应激和高浓度地面臭氧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德国医生协会主席克劳斯·赖因哈特谈到欧洲这一波热浪的影响时说。法国卫生部门警告,热浪期间民众因体温过高、脱水等原因就诊次数明显增多。
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更易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
高温事件为何“超长待机”?气象观测可以提供直接、短期的解释。高温往往由特定天气系统导致,最常见的就是副热带高压。它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一方面空气下沉会压缩增温,另一方面上升运动较弱,少云少雨。
“北半球极端高温由多重因素导致,大气环流持续异常是一个直接原因。”周兵告诉记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大西洋高压带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由此形成大范围的整体环北半球暖高压带,使得热空气留在近地面散不出去,继而出现高温热浪事件。
拉尼娜气候事件对大气环流异常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偏冷的现象,能引起大气环流变化,进而影响气候。“今春以来,赤道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加强,加之印度洋海温异常,推动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周兵说。
从更长的气候尺度来考量,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的大背景。人类活动导致的长期气候变化,是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的深层原因。
“气候变暖会改变全球的海洋和大气环流形势,并通过海洋和大气、陆地和大气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影响局地气候。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更易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研究员巢清尘告诉记者,气候变化呈现的总体特点就是使得全球气候的不稳定性加剧,由此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和风险日趋严重。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称,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50年,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灾害数量增加了5倍,灾害损失增加7倍多。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的趋势。”周兵提到,极端天气导致的复合型灾害正在不断增加。高温热浪和干旱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发生,并伴有发生野火的风险;在一些地方,发生复合型洪水的可能性上升,并且由于海平面上升和降水强度加大,这种可能性将继续增大。
据周兵观察,与本世纪以来的几次高温事件相比,今年的热浪无论是开始的时间,还是极端性的程度,都有明显提前和增强的趋势。
未来,“最热”会不会成为常态?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受气候变化影响,预计未来极端高温将出现得更频繁、更强烈。该组织发言人纳利斯表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全球变暖幅度将会更大,目前所经历的只是“未来的预兆”。
“由于全球变暖程度加剧,极端高温、极端强降水等事件出现频率加快、周期缩短,原本50年一遇的变为20年甚至10年一遇。全球气温每上升1℃,导致极端降水强度增加7%。未来每0.5℃的增暖,都会显著改变极端温度事件等的发生频率。”周兵说,极端高温全球上演,或将预示“北半球40℃时代”的来临,但这尚需进一步观察和科学确认。
罕见极端天气给全世界敲响警钟,应对气候变化迫在眉睫
热浪甚至扑向了两极地区。“格陵兰岛温度接近60华氏度(约15.5℃),像今天这样温暖的天气足以穿短袖了。”7月19日,在“极寒之地”格陵兰岛,一名记者穿着一件单薄的T恤出现在新闻画面中。
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全岛约80%的土地被冰盖覆盖。今年夏天,北极圈的温度一度飙升到32.5℃,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7月15日至17日,格陵兰冰盖每天流失冰量达到大约60亿吨,足够填满720万个奥运规格的游泳池。如果高温等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持续,格陵兰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5米。
今年3月中旬,北极部分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约30℃。南极洲多个考察站测得创纪录高温,康科迪亚南极考察站气温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约40℃,我国南极昆仑站4日内升温38.1℃。“南北两极季节相反,但却罕见地同时出现极端高温天气,这绝对不寻常。”周兵说。
种种不寻常,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真锅淑郎和克劳斯·哈塞尔曼的研究直观指出了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变暖之间的关联: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一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超过2℃。据此,《巴黎协定》提出“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温升保持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为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1.5℃以内付出努力”的目标。
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事关人类前途命运。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已高出1.11℃。今年4月,IPCC通过第六次评估报告中第三工作组报告时说,世界处于一个“机不可失”的十字路口。“如果想把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要么现在(就行动),要么永远(无法达标),因此所有部门需进行深度减排。”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吉姆·斯基说。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碳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周兵介绍,近十年来,我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26.2%,相当于少用能源约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9.4亿吨。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相比2015年下降18.8%,相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45%的目标。
酷暑难耐,也让人们对全球变暖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在减排方面,我们常说有五个层面:国际社会经验与相互合作、国家或地区自主贡献与政策层面重视、行业与企业碳排放约束和发力、社区和公众积极参与、社团绿色低碳理念科学传播。”周兵说,公众并不游离于气候变化议题之外,节能减排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努力。
减缓与适应并重,增强气候韧性,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
减排并非应对气候变化的唯一行动。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减缓是指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则指针对已经发生和预期将要发生的气候变化,通过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的调整,减轻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巢清尘说。
减缓是治本之策,但适应对解决眼前问题来说也必不可少。在巢清尘看来,必要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首先,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如果不通过适应手段加以调整改变,就无法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其次,减缓措施产生效果需要时间。温室气体“寿命”长,即使减排,过去和现在排放的还会继续影响气候系统,其后果在很长时间里还会有所表现,比如海平面在未来几百年仍会上升。因此,对于已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风险,必须要靠适应措施来减少不利影响。
我国一贯秉承减缓与适应并重的理念,把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前不久,《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发布,提出到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黄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描述,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城市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灾害等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提升”。“同样,气候适应型社会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适应能力较强的社会。”
尽力于防,着力于减,增强气候韧性,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是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巢清尘表示,未来要加强极端天气气候的综合实况监测,以及对灾害性天气气候精细特征规律的认识。周兵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象防灾减灾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持续加强全社会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和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面对越来越频繁、强烈的极端天气,我们既要着眼于当前、解决眼下问题,更要着眼于长远,进行全面应对。比如,极端天气影响农业生产、能源供应,应未雨绸缪,备足应对之策。又比如,城市规划应将极端降水、极端高温纳入考虑,建设能抵御极端天气的防洪排涝体系等基础设施,提供更多遮阴场所,使用更环保、隔热的建筑材料等。
热浪终究会退潮,但气候问题不会消失,极端天气不会消失。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给地球“降降温”。
(数据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