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记者从2023年生态气候预测技术交流研讨会上了解到,为做好生态气候业务服务工作,国省两级气象部门聚焦生态气候预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作出气象贡献。这次交流研讨会由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和国家气候中心主办,陕西省气候中心承办。
据了解,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2022年印发生态气候预测业务规定,以提升生态气候预测业务能力和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水平,采取国省两级业务布局,开展全国范围内主要生态指标气候预测。中国气象局制定《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规划(2021—2025年)》,于今年年初确定陕西省气候中心和云南省气候中心作为生态气候预测业务先行试点单位。国省两级气象部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
会议提出,将以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需求为牵引,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气象服务保障需求,突出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支撑,整合资源,统筹布局,补齐短板,强化优势,全面提升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坚持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急用先建、远近结合,统筹谋划生态气候预测能力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发展生态气候预测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生态气象服务保障科技内涵。
下一步,国家气候中心将带动各省在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的精细化预测,生态系统的碳储存能力、水循环过程、物种互动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预测,从微观到宏观及从局部到全球的多尺度生态预测,整合集成不同数据源及模型的生态系统动态变化预测,以及生态系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决策服务能力提升等方向持续发力,共同推进生态气候预测工作高质量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