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播报

WMO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让我印象深刻”

时间:2024-03-28浏览:101

日前,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一行访问中国,深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参观访问,深入了解中国及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其间,席列斯特·绍罗接受媒体专访。

  记者:从北京、上海,再到广州,请您谈谈本次中国之行的感受?

  席列斯特·绍罗:中国之旅令人印象深刻。在北京,我看到了中国在卫星气象、空间天气、数值天气预报、气候模拟、超级计算机和数据存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在上海,关注到了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在广东,数值天气预报、人才培训和海洋气象等方面进展,让我感受中国气象现代化水平。总体来说,因为中国幅员辽阔,需要解决从全局到地方的问题,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天气现象,气象工作有不同的重点,这种工作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记者:您对中国在发挥区域防灾减灾、促进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推动全球气象发展及落实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等方面有哪些期待及建议?

  席列斯特·绍罗: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连接价值观的各个环节,从科学、创新、资料共享、模式、预报、传播到建设复原力等……各环节相互协作、循环发展。所开展的工作不仅对大的气象部门有借鉴意义,对小规模的气象部门同样也有借鉴意义,称得上是全球可参考的典范,特别是在全民早期预警倡议方面,中国已经具备非常专业的能力,贡献意义非凡。不仅如此,中国在自身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还愿意分享经验促进共同发展,尤其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这一点我认为可以作为全球榜样。

  记者:对于全球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世界各国应如何应对、如何合作,如何保护弱势群体?

  席列斯特·绍罗: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到世界正在遭受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因此,我们需要加大教育普及力度,提高民众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还需要确保全社会做好准备。中国提升公众防灾意识的工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不仅传授顶级的科学知识,还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公众能够理解的东西,让公众受益,并保障公众生活。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气象服务,为最脆弱的国家提供帮助,使他们能够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当然,这些都需要建立在互相尊重对方传统和文化的基础上。

  记者: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的设立将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气象合作,对此您有哪些期待和建议?

  席列斯特·绍罗:能力建设是提升公众认识和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我认为,通过努力,分中心已经具备在多个不同领域开展培训的能力,特别是在应对台风及其相关各类恶劣天气方面,能为世界各地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许多国家也能够借鉴和运用大湾区的经验和背景。对于大湾区来说,一直以来繁荣的对外贸易促进了这里气象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海洋气象方面。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这座建筑(分中心主楼)正是这一联系的生动体现,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启示。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