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8日召开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十大进展”发布会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作为任务一“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负责人,对相关成果作了报告。近年来,气科院始终坚持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高站位谋划、高标准组织、高质量落实,聚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人才培养发展、气象科技创新发展等多方发力,一大批创新性气象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营造支持全面创新的政策环境。气科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理论学习成果与创新发展实践相结合,丰富科研文化内涵,发挥科学家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作用;以科技改革为抓手,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决策部署,推进扩大自主权改革、院所绩效评价、使命导向改革等重要改革试点,强化领军人才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岗位管理模式、评价导向和方式,在首批院所绩效评价试点中获得优秀等次;强化有组织科研,牵头编制《气象科研项目谱系资源配置2030规划》,构建中国气象局科研项目的全链条布局和研发任务的储备机制。
2024年1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中国第36次、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成员朱孔驹在南极内陆维护极地超低温自动气象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供图
聚焦主责主业,以高水平科技成果支撑事业发展。碳中和、气溶胶、青藏高原、极端天气气候等领域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多次入选《自然》研究亮点,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引用,多项成果入选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牵头开展“第三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边界层与对流层观测”实现青藏高原地—空—天一体化综合观测技术的重要突破,牵头开发我国首个国际标准“新三可”体系的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撑系统,牵头研制中国气象局雾-霾数值预报系统3.0版、台风快速更新短临预报系统……气科院以科技成果服务于国家战略、重大活动保障和防灾减灾一线,5年来,60项成果在国家级和省级气象部门中转化应用。
2019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江苏省气象局共同推动组建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图为2023年4月,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交通气象团队在青海省阿尼玛卿雪山山麓开展基于旋翼无人机和移动走航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供图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提供科学决策支撑。气科院长期持续追踪分析极地气候环境变化趋势及其影响,为我国深入参与极地治理建言献策;牵头组织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一“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牵头我国首个自然—社会融合基础科学碳中和专项“面向碳中和实现路径的自然—社会系统多尺度模式耦合关键理论和技术预研究”,牵头基金委首个天气方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区域/全球一体化数值化学天气耦合预报及再分析系统研究”,牵头组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5项、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承担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5项。气科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气科院研究员端义宏等20余名科学家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中任职,积极发挥中国影响力。
搭建平台开放合作,联合科技创新平台有效聚合科技力量。气科院推进灾害天气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联合共建雷达气象实验室、雷电实验室;联合组建气象风险与保险、能源气象、农业气象、海洋气象、灾害天气、生态气象等多个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推进“气象+”赋能行动,打造从内陆到海洋、高原到极地的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体系,实施省部共建、院局共管分院模式成效显著;牵头发起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搭建局校合作、产学研全链条创新平台;牵头组织实施气象能力提升联合研究专项,促进国省联合创新,强化科研业务融合发展。推动气科院“一所一策”体制机制改革。
强化重点施策,多措并举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气科院持续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对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培养对象给予科技资源一体化配置支持;围绕气象科技前沿和核心攻关任务研发需求,凝聚优势力量组建15个重点方向创新团队;全面构建青年科技骨干培养体系,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未来,气科院将强化改革攻坚,形成学科布局合理、研发方向明确、创新活力迸发、统筹协同高效、引领业务发展、高端人才涌现的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聚力开展颠覆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产出更多代表国家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助力气象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